.jpg)
“开元三大士”—善无畏
临济祖师云:“今日学佛法者,且要求真正见解。若得真正见解,生死不染,去住自由。不要求殊胜,殊胜自至。”
“道流!佛法无用功处,只是无常无事,屙屎送尿,着依吃饭,困来即卧。愚人笑我,智乃知焉。”
“‘向外作工夫,只是痴顽汉。’你且随处作主,立处皆真境,来回换不得。纵有从来习风,五无间业,自为解脱大海。”
“有一般瞎秃子,饱吃饭了,便坐禅、观行,把捉念漏。你若著心看静,举心外照,彻心内澄,凝心入定,如是之流,皆是造作。是你如今与么听法的人作么生?拟修地、证他,庄严他?渠且不是修底物,不是庄严得底物。若教他庄严你,一切物即庄严得,你且莫错!”
沩山云:“若悟得真,修与不修是两头语”。
达摩祖师《无心论》云:“但在一切事上觉了无心。只此是修行,更无别修行”。
达摩祖师《血脉论》:“心识善能分别一切,乃至施为运用,皆是智慧。”
“见闻觉知,本自圆寂。乃至嗔喜痛痒,何异木人?只缘推寻痛痒不可得。”
——虽日日起心分别,而自知本来无心,心本来无。
若说有功夫可作,只此时时见性不迷是真做功夫,本来是佛,实际与功夫无关。
若说有修,只此时时见性不迷是真修,本来是佛,实际与修行无关。
只如此无修而修,也能证果,不假方便。
其余的方便法,有各种功夫可作,那也都是世尊开示的正法。如楞严经二十五圆通之类。
但方便法非见性法,都是功夫边事、证果之方便,也不视为根本,也不予以排斥。视乎是否对机、是否方便受益。
《临济录》上卷,多是直指见性。《临济录》下卷,重点讲如何才是‘保任’,悟后‘无修’而修。(临济强调的,就是传说中的‘无修无得无证’。而不是二乘所说的‘做功夫’。)
其余方便法做功夫,也是正法。但非见性法,都是功夫边事、证果之方便,也不视为根本,也不予以排斥。视乎是否对机、是否方便受益。
临济祖师云:
“你道:‘佛有六通,是不可思议’。一切诸天、神仙、阿修罗、大力鬼,亦有神通,应是佛否?道流,莫错。如何修罗与天帝释战,战败,领八万四千眷属入藕丝孔中藏,莫是圣否?如山僧所举,皆是‘业通’、‘依通’。夫如佛‘六通’者不然——入**不被色惑,入声界不被声惑,入香界不被香惑,入味界不被味惑,入触界不被触惑,入法界不被法惑。所以达‘六种色声香味触法皆是空相’,不能系缚此‘无依道人’。虽是五蕴漏质,便是地行神通。”
“道流。真佛无形,真法无相。你与么幻化上头作模作样?设求得者,皆是野狐精魅,并不是真佛。是外道见解。”
“夫如真学道人,并不取佛,不取菩萨罗汉,不取三界殊胜,迥然独脱,不与物拘。乾坤倒覆,我更不疑。十方诸佛现前,无一念心喜。三涂地狱顿现,无一念心怖。缘何如此?我见诸法空相,变即有,不变即无。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所以梦幻空花,何劳把捉?”
“唯有道流目前现今听法底人,入火不烧,入水不溺,入三涂地狱如游园观,入饿鬼畜生而不受报。缘何如此?无嫌底法。你若爱圣憎凡,生死海里沉浮。”
“烦恼由心故有,无心烦恼何拘?不劳分别取相,自然得道须臾。你拟傍家波波地学得,于三只劫中终归生死。不如无事,向丛林中床角头,交脚坐。”
(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