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网站首页 | 妙道山 | 寺院动态 | 寺院风景 | 佛学园地 | 寺院动态 | 住持简介 | 寺院公告 | 联系方式 | 在线留言 | 金璧书院 | 拂光摄影
|
![]() |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寺院动态 |
营员感悟:亲近佛陀,找寻心中的净土来源:妙道山金璧禅寺
发布时间:2013年8月2日
亲近佛陀 找寻心中的净土 ——安徽岳西县妙道山金璧禅寺“禅悦行”纪实
身处俗世,尘埃染心,困顿迷惑如绳结网,让自己找不到出路,只想逃离现实,寻找一个安静之所,整理下混乱的心绪。看到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妙道山金璧禅寺在网上登出要举办第五届“禅悦行”夏令营活动且可以短期出家的消息,如夜之明灯,刚好给想逃离红尘的我一个清净内心的机会,但不免又心怀忐忑,怕这是骗人的东西,也怕这只是一个寺庙吸引人注意的噱头,所谓病急乱投医,我也顾不了这么多了,决定放下繁重的工作,只身前往,去探个究竟。 7月23日早上四点多,从家里出发,经过两个多小时飞机、近五个小时的汽车,下午两点多到达了岳西县城。或许是我的迷惑引起了同车一小伙子的注意,他问我要去哪里,我看他正好是跟我同一飞机从重庆过来,只是他是回家我是出家(虽然只是短期出家)。我告诉他我要去金璧禅寺,他说从没听说过这样一个寺庙,我心里感觉到一丝凉意,他看到我失望的表情,赶紧给我推荐另外两个寺庙,说是其中一个还是一个北大的博士在那里当住持,言下之意,好像在告诉我,只要我想出家,岳西不愁没有寺庙,嘿嘿,我想,难道我脸上写着我非要出家不成?这哥们要这么安慰我的内心?我隐隐还是相信金璧禅寺的,所以拿出了活动通知,他帮我打了联系电话问明了地方,还帮我叫了个三轮车并留了手机号码给我,嘱咐我,有事情可以跟他联系。 目送那哥们的关怀,我怀着忐忑的心情,在颠簸的三轮车上七弯八拐的来到了一个僻静的小道,心里在想,难道碰到了劫匪不成?我环顾四周,没有人,很失望,再看看自己身上,因为要来短期出家,什么东西都没带,无甚东西可以防身,心想,豁出去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一小女子想必在危险中也是可以激发出巨大的能量的。三轮车在我的忧虑中艰难地前行,如负千斤,随时可能停下来,在司机的坚持中,三轮车终于开到了一个平台上,蓝天白云下一红柱黄墙的寺庙映入眼帘,当我看到“欢迎夏令营营员”的横幅时,我才放心的下了车。可简陋的寺庙环境,跟我从网上看到的妙道山的优美风景相去甚远,心里还是免不了深深的失望。就在这时,我听到一人叫我名字,我想,难道会在他乡遇故知?抬头一看,这不正是金璧禅寺住持上界下可法师吗(在网上看过视频,见过界可法师),不曾相识却知道我名字,我心里一阵温暖,对寺庙的失望好像慢慢被抛到了脑后。 在界可法师和同文师兄的帮助下,我安顿了下来,和来自浙江的一对姐妹花同住。来不及多想,太疲惫,在简单整理下行李后,就和衣躺下睡着了。醒来已是接近六点,跟着浙江姐妹来到厨房,她们告诉我,晚饭就在这里吃。新鲜的玉米棒子,美味可口的斋饭,随和的同修,让我开始喜欢上了这个地方。后来界可法师在开示中也讲到,饮食男女,是影响众身生死的关键,看来是很有道理的,当然这是后话。 晚上,所有的营员基本到齐,同文师兄把我们召集起来开了一个小会,指派了男众由方庆任组长,女众则由我任组长,要遵守寺庙仪轨,要按时早晚课,还要负责早上和中午的行堂,我完全不懂这些仪轨,但还是勇敢地应承了下来,想着只要肯学,是能学会并且是可以做好的。 24日清晨四点钟,被一阵打板声警醒,姐妹花告诉我,这是上早课的时间到了。我在睡梦中挣扎着说服自己起床,看了看隔壁三个师兄,她们也已经起床,我这小组长的第一个叫醒大家的任务算是完成了。在迷糊中洗漱完毕,跟着姐妹花一起到了佛堂。 大殿早课的庄严颇为震撼我心,打开早晚课诵仪轨,在一阵忙乱中找寻他们所诵的佛经,在同修的帮助下,我找到了,但看到经文我也傻了,好多字都不曾见过,看着这些字,我才知道自己中文学的真的很差,对佛经也真是知之太少。看着法师和同修们虔诚地诵读着经文,自己只能半张着口跟着鹦鹉学舌,心里真是惭愧。早课在我的迷糊中诵读到了“南无观世音菩萨”,该是我们去准备行堂的时间了。召集女营员来到斋堂,在同文师兄和方庆师兄的指导下,我才知道行堂这么多规制,碗筷如何摆放,饭菜如何添加,都有严格的仪轨,同时必须保持斋堂的安静。一阵忙碌后终于准备好了,早斋板落后,大众在界可法师的带领下,依次进入斋堂端正坐下,念诵供养咒、行出食仪式,结束时诵念《结斋偈》,法师还会在斋堂进行开示,整个过堂,内外威仪具足,心存正念,食存五观,思量食物的来之不易与众生的苦痛艰辛,从而产生了深深的感恩心、慈悲心、平等心和责任心,整个斋堂不可说话,用斋不可剩饭菜,这真正是吃一顿饭就是上一堂课。在寺院的五天中,我全程参与了行堂,从一个生手逐渐变成了熟手,看着比我年龄大的居士在问我如何摆碗筷和添饭菜的时候,我心里还是有一些欢喜的,我觉得自己仿佛离佛陀更近了一步。 24日,在诵完早课,行完堂后,上午8:30,金璧禅寺住持界可法师在四众弟子迎请下,登台宣说法语,传授八关斋戒。夏令营营员和共修的师兄认真倾听,用心诵读。 下午,界可法师为我们开展了“八关斋戒”的佛学讲座。界可法师在向我们讲述了八关斋戒的缘起时说:“八关斋戒与沙弥十戒的最大区别是八关斋戒仅在于一定期限受持,不像沙弥十戒是需要终身受持的。因为世上尽管有很多人希望信佛学佛而期望走出生死之道,然而因为社会的、家庭的种种障碍而不能走出这一生死之道。佛陀慈悲,因此开示一个方便法门,使那些向往出世生活而又无法达到目的的人,也有机会来过过出世的生活,种植出世的善根。受持八关斋戒,兼修定慧,可证四罗汉果;受持八关斋戒,念佛发愿往生极乐世界,得中品中生。” 界可法师接着讲述八关斋戒的意义和内容。其中“八关斋戒”中的“八”字,是指的八条戒律,分别是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不妄语,不饮酒,不坐高广大床,不着香花缦及香油涂身、不歌舞伎乐、不故往观听,所以称为“八戒”;而“戒”字含有止恶防非的作用,同时戒也是我们法身慧命的护身符,这就是八戒的意思。“斋”字指的是不非时食,也就是过午不食;“斋”字则含有使我们身心清净、妄想消除之义;“关”字指关闭,关闭众生生死的门户。因为人类生死的关键就是两条:一条就是淫欲,一条就是饮食。淫欲是生死的根本,饮食是生死的增上缘。儒家说:“饱暖思淫欲”,为了要抑制淫欲心,所以要持斋。所以说,出世的生活端从戒淫与持斋开始。这就是八关斋戒的主要内容。 界可法师的慈悲开示持续近两个小时,讲述了包括受八关斋戒的时间、受持八关斋戒的重心、受持八关斋戒的方式、受持八关斋戒的功德等内容。界可法师希望我们发菩提心、清净心、圆满心、发大愿皈依三宝,并用功德受持八关斋戒,真正做到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 受持了八关斋戒,过午不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条,今天的晚饭是不能吃了。本以为可能会非常难过,但好像是有了佛陀加持的缘故,倒觉得还好,只是晚饭行散堂时看到美味的斋饭,不免让我起心动念起来,费了很大功夫才慢慢平静下来。这或许就是八关斋戒路上一个小小的考验吧。晚上的洗漱,也变得简单了,平常在家,还得用洗面奶、洗发水、沐浴露,洗漱完还得往脸上抹各种东西,现在倒是蛮自在,一块肥皂从头洗到脚,没有了那些五花八门的东西,内心倒好像真的变得清净些了,看来八关斋戒这戒真的是很有作用的。 25日早上与24日一样,四点起床,四点半早课,然后行堂,一切变得稍微容易了些,6点,界可法师带领我们一起诵读《金刚经》。《金刚经》之前我也读过,还听过台湾宽谦法师的开示,但以前不会唱诵,跟着界可法师唱诵,我对这甚深经典更增加了无上欢喜。 上午8:30,江南弥陀村的明静法师为我们进行了关于“佛教的本质”的佛学开示。佛教的实质是佛法与生命的内在联系,而佛法的形式则是佛像、法会、诵经等。明静法师将佛教分为三个时代,即正法时代,像法时代和末法时代,前两者各一千年,末法时代一万年。正法时代只有实质,不需形式,当时的比丘持戒精进,成就者很多。像法时期,有实质也有了形式,也就是这个时期,佛法传入了中国,这个时期成就者也很多。末法时期,形式很丰富,内容很空虚。这个时期,修行者很难成就。所谓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错误言行,不让自己的错误行为影响他人,影响自己的成长,影响自己内心的清静。所以要把修行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不是形式化的烧香拜佛。明静法师的开示幽默而诙谐,引起现场笑声阵阵,把佛学知识融入生活的点滴,把问题变得通俗易懂,让我们对佛教有了更深的认识。 下午2:30,贤空法师我们进行了关于“禅”的佛学开示。贤空法师作为陕西省佛教协会副会长、法门寺监院、法门寺佛学院常务副院长,平时事务非常繁忙,但为了支持家乡岳西的佛教教育,仍然不辞辛苦来为营员们开展佛学讲座。贤空法师认为界可法师为了弘法修建道场非常不易,希望得到更多人的扶持,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其实道场不是界可法师的,而是大家的,大家有了这么一个学习佛法的地方,也是一种福德。接着,贤空法师就“坐禅”的意义、准备工作和注意事项、方法等进行了比较详尽的介绍。坐禅之前要在环境、饮食、睡眠、身体、呼吸和调心等方面进行准备。然后对具体如何坐禅进行了比较详细的介绍,重点指出“止”和“观”是坐禅的两大重点。对于我这么一个初学禅定的来说,贤空法师的开示很有操作性,他妙语连珠,渊博的佛学知识,慈悲的佛家情怀,让我如浴春风,受益匪浅。 26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日子,今天是观世音菩萨的圣诞。在今天,营员中好几个男众和女众都将参加短期出家。来金璧禅寺参加短期出家活动原本是在我计划之中,之前在统计人员时我也报了名。可几天寺院的学习和经历下来,更让我感到佛学知识浩如烟海,佛家慈悲情怀博大无边,越是学习,我越觉得自己的浅薄无知,且我连早晚课都还不会诵,连佛门弟子都谈不上,我怎么有这殊胜参加短期出家呢?所以打算这次先放弃这个机会。界可法师说这是我执,那只是他的慈悲,他以佛家的博大胸怀接受每一位想与佛结缘的人,我想我需要在这条道路上多多修行,多种善根,才能真正在心灵上离世,才有资格成为一名佛家弟子。 26日上午,明静法师讲授三皈依。依,顾名思义,依靠,人的一生都在找寻依靠。出生时,依靠父母;上学时,依靠老师;工作时,依靠老板;成家了,依靠爱人;晚年时,依靠儿女。但这些依靠可靠吗?无常为常,所以,佛家弟子皈依三宝,这是在向心内求道,向心灵深处寻找真实、永恒、不变的依靠。这个心,不是肉团心,也不是那颗打妄想的缘虑心,这个心,指的是我们内心深处的那颗自信清净心。这颗心,再圣不增,再凡不减,唯有这颗心,真实永恒。皈依三宝的三宝,也是指佛法僧,但这个佛,不是佛像,而是觉悟,是洞彻智慧;这个法,也不是形式上的教法,而是指正知正觉,正确的方法;这个僧,也不是指常识中的僧众,而是指自信清净。明静法师还给我们讲解了丛林“六和敬”思想,即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合同均。这其实是很深的一门管理学问,更是与人相处的哲学,让我们深受教育。 26日下午,由贤空法师和界可法师共同主法,为短期出家营员授沙弥、沙弥尼戒,为男众剃度;为佛门皈依弟子授三皈五戒。晚上是观音菩萨圣诞祈福传灯法会。大家共诵佛经,共同祈愿世界和平、国泰民安,法师手中传递给我们的法灯,照破了我们内心贪嗔痴三毒的迷暗,点燃了我们内心的明灯,给我们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也给我们带来了智慧和力量。从那一刻起,我仿佛从浓雾中看到了一丝光明,前行的道路好像不再孤独,平添了几分信心和勇气。 27日上午,贤空法师为我们讲授戒律。希望我们懂得以戒为师,观照内心,观修无常,放下自己,放下欲望。贤空法师慈悲、随和、智慧,让我们充分懂得了由戒生定,由定生慧的深刻道理,更坚定了以后持戒守戒的决心。 27日下午,从台湾来寺院的道净法师为我们讲授了多年修行心得。因为自己慧根的缘故,只记得只言片语。法师给我们解释了什么是出离心,也告诉我们对佛要真信,要坚持自信,不要情绪化。在修禅宗上,重要是开悟,六度万行,只是一个法门,根本目标是戒除贪嗔痴,要有正念、正觉、正行。要行人所不能行,忍人所不能忍。要善用其心,修禅定要渐进式进行,脚踏实地地做,明心见性后可以得快乐,开悟正果。没有境界反而是最好的境界,好的坏的都不好。字字珠玑,句句禅语,值得反复回味。 27日晚,所有营员和法师及同修一起开了个座谈会。住持界可法师的一席话让我触动很大。界可法师人生经历可以称得上曲折,很多都学过也做过,但时间都不长,唯独对佛法,开始学习后就深深地感受了佛法的伟大,他的法号的来由,就是因为他心中的宏愿,想要向二祖学习。界可法师近几年都在建设庙宇,既是在建实实在在的寺院,同时也是在建设他心中的寺院。他认为,寺院自古以来就是学校,是慈善机构,是大家可以在一起修学佛学的殿堂。在建设寺院的过程中,经历了种种考验,并且还将考验下去,因为自己累世以来的业力,也带来了很多困难和困扰,在精进的路上每前行一步,经历的障碍就更增添几分,经历这些困苦,更证明了佛陀告诉我们的都是真的,更坚定了自己修习的信心。在改变受众以往把寺院当成烧香拜佛的场所而已的观念上,一点一滴地做,受众有不解,甚至有非议时,仍然抱着坚定的自信,慢慢去改变,通过几年的努力,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并且在建寺院伊始,就开始开展佛学夏令营活动,为年轻学子们弘法,迄今为止,已经是第五届了,今年因为山上的泥石流及其他原因,原本都打算取消此次夏令营,但是,最后还是排除万难,坚持了这项活动。看到越来越多的学子因为佛法而受益,自己内心也充满了无限法喜。另外,界可法师还给我们介绍了禅宗佛法。在禅定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有的人说,现在的社会越来越可怕,其实归根结底,是我们自身的问题,这完全取决于我们每一个人。每个人由于人生观、价值观、宇宙观不同,业力不同,在事物上的投影就有不同,所以才产生了种种问题。禅宗,不立文字,但不离文字,希望每个人在学佛修行中找到自己的清净佛性。学佛就是为了找到佛性,通过开佛之见、示佛之见、悟佛之见、最后入佛之见。坚定自己的信念,找到自己决定自己人生的钥匙。 28日,是八关斋戒的最后一天,心里不免有些小小激动。但也是我在寺院的最后一天,29日我就将踏上归程。心里很是不舍。 上午,余世磊老师主讲《浅说赵朴初的光辉一生及其人格魅力》,赵朴初先生,安徽太湖人。卓越的佛教领袖、杰出的书法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与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一生追求进步,探索真理,孜孜以求,矢志不移。在近七十年的漫长岁月中,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亲密合作,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为造福社会,振兴中华,做出了不可替代的卓越贡献。赵老的事迹,赵老的为人,让人深受感动。 下午,则是由黄复彩老师主讲《禅门公案》。公案,就是公文文书。禅宗,成为智慧之宗,是佛教中的贵族,是挣脱桎梏走向自由的道路。禅,是在给生命做减法运动,让人重新回到锲入生死无别的世界。要去掉分别心,就要减之又减,损之又损,就是要破,到最后入悟。公案研究,是禅修中的特殊方法。通过启发,起疑情,圆融无碍的智慧,是心灵的真正解脱。通过拈花微笑、立雪断臂、解缚、烧佛取暖、指月之手、只手之声等公案的研究,告诉我们禅是说不出来的,一说便是错,是靠心意相通,心神领会。 28日晚上是全体营员才艺展示。原本今天还是八关斋戒日,不可歌舞伎乐、不故往观听,但界可法师给我们讲了一个和尚背女子过河的公案,心无挂碍,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所以我们的才艺展示照例进行。学员和同修们或唱歌、或诵读诗歌、或表演特长,界可法师也给我们详细教习了如何拜佛,还带着大家共唱佛教歌曲,这一晚,差不多到十一点才结束。回到房间,我却久久不能入睡,虽然黄复彩老师说“野鸭都飞走了,还停在那里做什么?”,但我却对这过去的几天很难忘怀。生活的苦难给了我亲近佛陀的机会,界可法师激浊扬清,坚持对心中佛学殿堂的追寻,才有了今天的金璧禅寺,也是因为界可法师的坚持,我才有了这次到金璧禅寺参加夏令营的机会,同文师兄、营员和同修们对我的关爱,才有了我对早晚课、对行堂的日渐熟悉,贤空、明静、道净等法师的开示和余、黄两位老师的悉心指教,让我对佛学、佛教有了更深的认识。开佛之见、示佛之见、悟佛之见、入佛之见是一个漫漫地修习过程,但人人皆有佛性,众生皆能成佛,却给了我无比的信心。明天将踏上回到俗世的征途,虽然心里还是不免忐忑,但我相信有了佛陀的眷顾和界可师傅的引领,我前行的道路不再孤独,我更没有理由懈怠。我与佛陀之缘,这才只是开始,在29日早上,共瞻佛陀及十大弟子舍利时我哭了,既是忏悔自己的过往,也是被佛陀的慈悲所感召。哭过了,心里觉得格外轻松。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缘聚就会缘散,纵有万千不舍,我也须踏上回家的征途,不忍与界可师傅道别,我急匆匆地往车站赶。 诸多感受借用临济宗师的一首诗表述:“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埃关锁,今朝尘净光生,照破山河万里!”
此心安处是吾乡
21日上午来到梵净寺,旅途的劳累使我和妹妹一直睡到下午,中饭和晚饭的时候细心的朱雷师兄都有打电话叫我们。睡醒出来走在路上,正当我犹豫要不要放弃这次活动的时候碰到了师父,“饿了吧?厨房那边给你们留着午饭。……”师父的笑容与慈悲,使我决定在这里留下来,只是那个时候我还不知道如此平易近人的师父就是寺庙的住持大和尚。通过几日的学习,我渐渐明白学佛是通过放下种种的贪嗔痴,回归清净自在心。倘若越学越束缚的话,必定与佛法背道而驰。转变心念,当下就得到解脱。刘姐在宿舍用重庆方言朗诵《轻轻的我走了》的时候,我和妹妹笑得前俯后仰,等到你才艺表演的时候我们却哽咽了笑不出来,离别的气氛变得浓烈。你轻轻地走了,正如你轻轻地来。那天我们的活动特别丰富:太湖放生,寺前镇参观赵朴初故居,行脚西风禅寺、三祖寺、三祖禅寺,妹妹几次提到刘姐要是和我们一起参加就更好,其实你的心是和我们在一起的。坐上轮渡正要离开寺前镇的时候,大家发现还少一个人,几分钟后七十多岁高龄的演佛师父一路小跑赶来。师父欣慰地把清凉油交给我的时候,我才明白师父是因为去附近买清凉油所以差点没赶上轮渡的。我百感交集,后悔当时在镇上的时候告诉师父妹妹被虫子叮咬,询问师父有没有带清凉油。弟子惭愧,感恩师父慈悲哀悯。禅悦行已经结束,如果说我还有什么放心不下的话,就是那只小狗乖乖。从我第一次见到乖乖开始,就觉得它可怜,两条后腿残废,两条前腿走起路来就像小兔子。其实乖乖未必可怜,想到它在寺庙里活蹦乱跳无忧无虑的样子,我也就放心了。
我庆幸自己战胜了分别心,在初来乍到梵净寺的时候没有一走了之,否则我将错过的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还有一群志同道合的良师益友。跌跌撞撞,寻寻觅觅。在这里,我找到了累生累世的依靠——佛法僧,这将是一条引领我前行的“不归路”;在这里,一次次的共鸣使我心动落泪,原本充满戒备无处安放的心得到了感化与升华。感恩有缘众生,让我们携手同行,做个快乐自在的修行人。
心无所住
2013年8月23日,顶着炙热的太阳,翻过重重幽幽的山峦,在夕阳最后一道暮光下,终于抵达了金璧禅寺下院——梵净寺,望见界可法师的身影以及居士门亲切的笑容,就正式拉开了我参加这次夏令营的序幕。 夏令营期间的生活和出家人几乎毫无分差,每日凌晨3时55分打板声起揉着惺忪的眼睛起床,洗刷更衣后第二次打板准备上殿做早课,唱诵楞严咒、大悲咒、十小咒,绕行大殿持观世音菩萨名号数百遍等,早课结束差不多是六点半了,排着队入斋堂用早饭,早饭结束再上殿念回向文。如此,不慌不忙地,一个早上的时光就悄然而过,接下去就是八关斋戒仪轨受持了。八关斋戒仪轨完毕,便是上供,上供后直接入斋堂用当日的最后一顿饭——午餐,因为八关斋戒期间需要受持“过午不食”戒。休息两小时后,下午安排了住持的开示,然后是晚课,晚课结束后就各自回房里看书学习。晚上7点左右集合,住持界可法师和营员们禅茶夜话,10点是洗澡后打地铺睡觉时分。如此密不透风的行程,是有寓意的。 有个公案是这样的,有人问一开悟高僧:“开悟前您每天都做什么?”高僧回答:“劈柴、挑水。那人又问:“开悟后呢?”高僧回答:“劈材、挑水。”那人好奇:“那两者有什么区别呢?”高僧:“开悟前我劈材时想着挑水,挑水时想着劈材;开悟后我劈材是劈材,挑水是挑水。”放眼天下,我们凡夫哪个不是这样的呢?吃饭时候想着这个菜太咸,那个才我最爱吃,明天我吃什么好呢……妄想在心中层层扬起,妄想是沙,搅拌在“真我”这杯清水中,一个念头生起就搅拌一次,每个人在一秒间是亿个念头,这些搅拌使“假我”在漩涡中再生起层层的妄想,清水(真我,即自性、如来藏)又怎能看得清呢?连吃顿饭都没办法好好吃,我们每天都活在“因心生而种种法生,而法生而种种心生”的迷雾里,看不清真实的自己,如释迦摩尼佛一般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寺庙里吃饭时,墙上贴着“禁语,都摄六根,一心念佛”,是要告诉我们,不要在色、声、香、味、触、法上“住相”,一如《金刚经》所说“心应无所住”,一心念佛就是将我们的妄想都摄在持佛名号上,等到我们的妄想都被持佛号中断灭时,做到念即不念,不念即念,如此便是“心无所住”、“净念相继,一心不乱”的状态了,那便是开悟了!当然了,那是需要很深的功夫,我们凡夫就算心中没有任何想法,也不是那种一心不乱的状态。无论行、住、坐、卧,念念之间时时观察我们自己的心,心它在动什么念头,动了念头后要是在念头里住相,就会生起种种情绪——贪、嗔、痴、慢、疑,这就是颠倒,降伏我们的心还是很重要的,一心一意持佛名号之余就是求佛菩萨加持于我们,令我们早登无上正等正觉。 夏令营结束后,我和几位营员随着界可法师上了妙道山去。由于滑坡泥石流的关系,山上寺庙中停水停电。闲暇时候我们到附近的祖师洞和瀑布走走,由于路途遥远,山路陡峭,我在去的路途上频频累得坐着嚷嚷无法再前进了。回去的时候,我竟然一口气就能到达了,最后我才明白了,原来在去的路上我心有所住了,我的心喜好保持在平路顺滑的路上行走,当碰到与自己内心的愿望不相符的时候,我们就会作出抵抗,于是频频觉得累,觉得自己爬不上去。返观生活也一样的,冬天里我们怕冷,总是觉得要穿好多衣服,夏天觉得很闷热,要开空调,那些都是因为我们的心执着自己的身体处于一个“舒服”状态,所以当天气变化成与内心不相符的外界的时候,就开始觉得不舒服,添衣、空调都是为了让自己维持在自己认为舒服的那个环境。王中平居士大德在零下20°C只穿短裤度过了4个小时多仍觉得身无大碍很好的证明,一般人都觉得不可思议,这些觉得不可思议的人,包括我,都没有办法在心有所住的那个状态中脱离出来,乃至今天察觉了这个心性细微的变化,虽然当下是明白了,但是下次再遇到天气变化的时候,我也未必能马上反省自己住相在我认定舒服的那个环境中,还须多多努力,不断观察、看破、放下。 邓嘉欣(马来西亚)
|
![]() |
||||||
|
![]() |
版权所有:妙道山金璧禅寺 皖ICP备10003960号 邮箱:jbcs0900@163.com 金璧禅寺护持账号:175222586813 开户行:中国银行安庆市岳西县支行 户名:安徽省岳西县金璧禅寺 制作维护:福轩传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