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妙道山 | 寺院动态 | 寺院风景 | 佛学园地 | 寺院动态 | 住持简介 | 寺院公告 | 联系方式 | 在线留言 | 金璧书院 | 拂光摄影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寺院动态

金璧禅寺下院梵净寺啟建地藏诞超度法会

来源:妙道山金璧禅寺   发布时间:2013年9月4日

恭诵《地藏经》

 

 

 

慈视众生

 

2013年9月4日,欣逢大愿地藏王菩萨圣诞,金璧禅寺在下院梵净寺隆重啟建薦亡生莲地藏经法会,仗凭戒德师僧,称扬弥陀圣号。献六味之香斋,供常住之三宝。所集功德,专祈各姓堂上各氏门中神超净域,业谢尘劳。莲开九品之华,佛授一生之记。又祈历代祖宗,咸归极乐。现在眷属,均获吉祥。四生九有,同归净土法门。八难三途,共入弥陀愿海。

地藏菩萨,或称地藏王菩萨,曾音译为“乞叉底蘗沙”。因其“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故名地藏。为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观音、文殊、普贤一起,深受世人敬仰。以其“久远劫来屡发弘愿”,故被尊称为大愿地藏王菩萨。
关于地藏菩萨名号的由来,《地藏王菩萨十轮经》里面说其“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思密知秘藏”,所以名为“地藏”。也就是说,地藏菩萨具足了最高的德性,不但能够承载众生的苦难,而且能够了知一切生命的法要。另外也有说“地藏者,伏藏也”。意即潜伏在大地的一切宝藏,都是地藏。
在具体的现象意义上,“地”有生长、坚固、住持万物、不动、广大母性等特质,因为能生成万物,所以具有藏持宝藏的能力与力量。因此用“地”这样具体的形物,来象征、比喻地藏菩萨也具有如此的德能。
在《地藏菩萨本愿经》中,释迦佛又为我们讲述了地藏菩萨种种的不可思议行愿。地藏菩萨恒以“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为誓愿。使众生只要念诵其名号,礼拜供奉其像,就能得到无量功德、获得救度。
《地藏菩萨本愿经》中又描述了地藏菩萨受释迦牟尼佛的嘱托,在释迦灭度后、弥勒佛降生前的无佛之世,留住世间,教化众生度脱沉沦于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诸六道中的众生。
有关地藏菩萨的形象,在《地藏王菩萨十轮经》中说其是作声闻相。这在一般菩萨形象中是很特殊的,因为菩萨一向是珍宝珠鬟严身,头戴宝冠现华丽的在家相,较少像地藏菩萨是现圆顶的比丘声闻像。
地藏菩萨此种形象,是“外现比丘相,内秘菩萨行”,这是为了使众生能出离恶道、轮回,所以特别示现出离世间,朝向正觉之道的声闻相。
但是,在《大日经》中,地藏菩萨也有与一般菩萨一样,头戴天冠的菩萨造型。地藏菩萨在密宗里,居于胎藏界地藏院中央,与宝处、宝掌、持地、宝印、坚固意菩萨合称为六地藏。此时地藏菩萨的形象是:白肉色,左手持莲花,上有幢幡,右手持宝珠,右手作施无畏印。
中国佛教不仅有四大菩萨之说,而且还有对应这四大菩萨的名山道场,这就是文殊菩萨的五台山,普贤菩萨的峨眉山,观音菩萨的普陀山,地藏菩萨的九华山。这四大菩萨之中,文殊菩萨大智,普贤表大行,观音表大悲,地藏表大愿。佛教里常说的“地狱未空,誓不成佛。”“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众生度尽,方证菩提。”这是地藏菩萨大愿的精神写照。

 

(编辑部)

 

安徽佛协 香港佛教青年协会会长 五祖寺      
版权所有:妙道山金璧禅寺 皖ICP备10003960号 邮箱:jbcs0900@163.com
金璧禅寺护持账号:175222586813 开户行:中国银行安庆市岳西县支行 户名:安徽省岳西县金璧禅寺


制作维护:福轩传媒
金璧禅寺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