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妙道山 | 寺院动态 | 寺院风景 | 佛学园地 | 寺院动态 | 住持简介 | 寺院公告 | 联系方式 | 在线留言 | 金璧书院 | 拂光摄影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寺院动态

第六届“禅悦行”八关斋戒体验营4-2:住持界可法师作《静坐》专题讲座

来源:妙道山金璧禅寺   发布时间:2014年8月10日

   

 

 

    7月28日下午,金璧禅寺住持界可法师结合自身多年的修行经历,以静坐为题,从静坐的意义、方法和注意事项等方面做了开示。

    一、静坐的意义

   界可法师开示说,静坐是一门祛病保健、调养身心的修养方法,也是改变气质、培育品德的重要功夫。古往今来,为儒释道等广为使用。佛教重视修习止观,坐禅入定,由定生慧,与静坐都有密切关系。同时,通过对静坐的研究和实践,对探索生命奥秘也有着积极意义。

    二、静坐前的准备 

    界可法师开示说,静坐前要从三个方面做好准备。一是具五缘:一戒恶行善、二衣食具足、三闲居静处、四息诸缘务、五近善知识。二是守护根门诃五欲:一诃色欲、二诃声欲、三诃香欲、四诃味欲、五诃触欲。三是弃五盖:一弃贪欲盖、二弃嗔恚盖、三弃睡眠盖、四弃掉悔盖、五弃疑盖者。

    三、静坐的基本方法

    界可法师从调身、调息、调心三个方面讲解了静坐的基本方法。调身方面,主要讲解了双腿、双手的放置方法,以及头部、胸部、臀部和腹部如何调适等。调息方面,界可法师针对大家几乎都是初学者,主要传授了数息方法。还着重强调说,数息的过程就是止的过程,止观双运,定慧等持,通过数息而修定,由定生慧。止的力量越强大,越有定力,观的力量也越强大,看问题也更深远。调心方面,界可法师开示说,静坐最重要的目的不仅在于促使身体的健康,更在于求妄心的调伏,妄心调伏则智慧明朗。除了调息、随息方法可调心之外,还可把注意力放丹田或者脚心涌泉穴,通过心系一处、反照内观来调理内心,逐步达到心意寂然的境地。

    四、静坐的其他注意事项

    界可法师强调说,练习静坐前最好是拜拜佛,活动筋骨、平复心情,还要注意循序渐进,静坐的时间要把握好,不要急于求成,要让自己在比较愉快的心境下慢慢接受、慢慢适应。静坐时间长了,身上往往会发生颤动和发热的感觉,脑部也常常会有霹雳般的震动现象;心理方面,有时也可能影现种种幻境,受到种种干扰,这其实是静坐者动心了,学坐的人要多诵读《金刚经》,要知身心本空,定中的一切境界,都如幻如化,了无实性,当不取不舍,一心寂定,切勿执着。

    另外,界可法师还就“了脱生死”这个话题进行比较深入的阐述。界可法师在开示中反复问学员几个问题:有情众生、无情器世界都要经历生老病死、成住坏空,既然有情众生生老病死是必然,那为什么我们还要修行?为什么还要了脱生死?怎么了脱生死?释迦摩尼佛也经历了生老病死,佛陀了脱生死了吗?带着这些问题,界可法师循循善诱,他说,要想达到“了脱生死”就要修行,一切唯心造,唯有去修,才能破迷开悟,唯有去行,才能离苦得乐。“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得人身者如指甲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 界可法师要求学员们把有限的生命用到更有价值的东西上,不要在得失中纠结,而要学会取舍,要去探寻和研究生命的意义。

 

安徽佛协 香港佛教青年协会会长 五祖寺      
版权所有:妙道山金璧禅寺 皖ICP备10003960号 邮箱:jbcs0900@163.com
金璧禅寺护持账号:175222586813 开户行:中国银行安庆市岳西县支行 户名:安徽省岳西县金璧禅寺


制作维护:福轩传媒
金璧禅寺微信